长亭外晚风拂柳杨柳岸晓风残月千里烟波寄相思万种风情诉离愁

朝阳花(曹陆然)   评论



视频   《杨柳岸》纯音乐


视频    琴笛曲《杨柳岸晓风残月》


视频   《心上江南》醉了西子湖,醉了杨柳岸,醉了痴情人!




《杨柳岸》歌曲的联想

优雅演唱的《杨柳岸》,用歌声表达别离情愁,唱词凄婉动人。纵观歌词,皆取材于李叔同《送别》诗和柳永《雨霖铃》词。整首歌词大多摘于《雨霖铃》。大家耳熟能详,《送别》和《雨霖铃》是两首描写别情离愁的著名诗词。优雅演唱的《杨柳岸》,用歌声表达了《雨霖铃》词句的缠绵意境和相思离愁。我们不妨重温和品味李叔同的《送别》诗和宋朝词人柳永的《雨霖铃》



《送别》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杯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悲欢离合”,乃古往今来、大千世界的永恒主题。“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对分离的凄迷,“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是对朋友的劝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是对友情的珍重,“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是对别离的伤感,“金陵弟子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是别离时的苦闷……在中国古典诗歌的送别曲中,“离情别怨”是永恒的旋律。“五四”运动以后,抒写离情别怨的诗文,依旧蓬勃,佳作如潮。其中,李叔同先生创作的校园歌曲《送别》,尤其脍炙人口,风行天下,历久不衰。李叔同(1880-1942),法号弘一。他多才多艺,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既是一代高僧,又是才华横溢的音乐、美术教育家,书法家和戏剧活动家。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上荣耀。他以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大师。《送别》写于1905年,是李叔同在日本留学时所作。
从总体结构看,《送别》很像一首古词(类小令),共三段,其中一、三两段文字相同。



视频    朴树演唱《送别》李叔同诗


视频    女声翻唱《送别》李叔同诗




杨柳岸,晓风残月。
出自北宋柳永的《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赏析
《雨霖铃》是柳永著名的代表作。这首词是词人在仕途失意,不得不离京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时写的,是表现江湖流落感受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这首词写离情别绪,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词的主要内容是以冷落凄凉的秋景作为衬托来表达和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宦途的失意和与恋人的离别,两种痛苦交织在一起,使词人更加感到前途的暗淡和渺茫。


《雨霖铃》译文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


《雨霖铃》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刻,重在描写情态;再写别后想象,在刻划心理。不论勾勒环境,描写情态,想象未来,词人都注意了前后照应,虚实相生,做到层层深入,尽情描绘,情景交融,读起来如行云流水,起伏跌宕中不见痕迹。这首词的情调因写真情实感而显得太伤感、太低沉,但却将词人抑郁的心情和失去爱情的痛苦刻划的极为生动。古往今来有离别之苦的人们在读到这首《雨霖铃》时,都会产生强烈的共鸣。


视频     邓丽君演唱《雨霖铃》







视频    品读宋朝词人柳永《雨霖铃》


视频  柳永《雨霖铃》课文讲析 时长31分钟





评论      

点这里,制作我的音乐图文


[投诉举报]    [反馈问题]


内容为用户通过 爱唯美 制作,非官方作品。

背景音乐《杨柳岸》演唱优雅(徐静)